啃老十年的海归儿子与父亲火爆冲突,反映了怎样的问题?

it2022-05-05  184

特约作者 | 李勤余

耗资百万送子出国留学的王先生,不满儿子一直在家啃老不工作,与其冲突不断升级。卖儿子车、砸父亲车、砸儿子家、扬言砍父亲……这起南京家庭纠纷的火爆场面引发舆论热议。

海归与啃老,这两个关键词让这则新闻的热度提升了一个档次。 然而,公众和网友对此事的态度,却透露出当下社会价值观的模糊和困惑之处。 而语焉不详的叙事、激烈异常的画面,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新闻事实,迎合了用户的阅读趣味。 一系列问题都在提醒我们,一则爆款新闻的走红,似乎并不那么简单。

海归啃老,社会转型期的价值困惑

新闻视频中的火爆场面,为何让人感到格外痛心? 父子反目、家庭分裂,可谓中国人不可承受之痛。而“啃老”行为,更与当代中国社会的正确价值观格格不入。

文化人类学者阎云翔曾在《中国社会的个体化》一书中详细描绘了中国上世纪九十年代社会开始转型后,个体逐渐得到凸显的过程。 根据其介绍,自那时起,绝大多数中国人都从家庭、亲属、社区、工作单位等约束关系中获得了更多选择的自由,也获得了更多行动的权利。

个体变得更加积极自主的同时,也意味着所有人必须更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因为,本可以“照顾”个体的家庭、单位等,能够发挥的作用已经是有限的了。

在这样的趋势下,啃老,尤其是海归啃老的行为显然无法得到当代中国社会的容忍和谅解。 一来,啃老是一种对个体价值的否定;二来,啃老也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反哺观念。明明可以积极承担责任,却任性逃避,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新闻中的主人公作出的选择都是错误的。

但值得玩味的是,也有不少网友表示,不愿见到父子间的暴力冲突场面,更希望两位能坐下来,平心静气地谈一谈。 确实,冲突过后,这对父子又会走向何处?这不是一个能被回避的问题。

这一尴尬的局面,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曾经的热播剧《都挺好》。 该剧引起热议的一大原因,就是肯定了女主人公苏明玉的个人价值,其在生活道路上自由选择的权利。 但另一方面,该剧结局又颇受争议——苏明玉在见识了父亲、兄弟的自私、任性之后仍然选择付出并最终走向和解。 因为,大众文艺作品又要贴合社会观念,又不能主张将撕裂家庭作为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手段,这使人物的命运走向显得格外尴尬和别扭。

其实,不少网友将王先生父子的冲突定义为“悲剧”,就足以证明,公众在对待相关问题时,仍然存在价值观上的困惑与摇摆。

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强调,当代社会中的个体不仅要有自我,也要在个体化的过程中积极贡献。 唯有如此,当代社会才能形成一种利他的新伦理。 也就是说,只有在利己和利他之间取得平衡,个体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和快乐。

新闻中的王先生曾经赌气地表示要认一个“有出息”的干儿子,王先生之子则我行我素,从未将父亲的感情需求放在心上。 我们可以批评王先生教育的失败,也可以指出王先生之子的不负责任,但更重要的是,两人都未能平衡好独立的个体与家庭、社会的关系,尤其是那位曾经被寄予厚望的“海归”年轻人。

是时候对“海归”保持一颗平常心了

如果只是一起普通的家庭纠纷,而没有“海归”“啃老”这两大要素的加持,这则新闻未必能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 海归啃老,让读者感到分外违和,还是因为在传统观念中,海归应该是“才华”“多金”“成功”的代名词。可现实,似乎正在纠正这一看法。

眼下,在互联网上随处可见“海归求职难”的相关新闻。 全球化智库(CCG)发布的《2018年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认为收入高于甚至远高于预期的海归不足1%,而认为收入低于预期和远低于预期的海归占比80%,2017年该比例为69%。

毋庸讳言,随着内高校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曾经的海归“神话”——归国即走上成功之路——正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不过,唱衰甚至是“鄙视”海归,也大可不必。

教育部数据显示,2018年度与2017年度的统计数据相比较,留学回国人数增加3.85万人,增长了8%。 《中国留学白皮书》调研数据也显示,89%的用人单位认可留学带来的价值和意义。 上述数据足以说明,留学热潮在短期内不会退去,而留学也绝不仅仅是去海外“镀金”。

因此,是时候用平常心看待“海归”了。那些从海外学成归来的年轻人既有优势,也有不足,应该得到更客观的评价。至于新闻中的主人公,那位多年来不曾工作的年轻人,他的人生成败恐怕与“海归”没有多少关系。

尽管如此,当读者看到海归二字时,仍然眼前一亮。 看来,“海归”这一概念自带的高期待还是存在于公众的潜意识中。给“海归”降降温,或许是时候了。

有一位网友留言,“不要把儿女培养成理想中的高大上,最好是以平凡、普通、勤劳、善良、孝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为目标”,收获高赞。 确实,比起“海归”这一身份标签来,能拥有上述优秀品质才是更为难能可贵的。 不知,王先生能否明白这个道理?

负面+标签化,短视频和爆款新闻的标配?

尽管王先生的家庭悲剧得到不少媒体的争相报道,但细读一下不难发现,该新闻在细节上的缺失是相当明显的。

比方说,王先生之子身为海归,究竟为何“啃老”多年?新闻中只写道,其“一直没有找工作,整天游手好闲”。 那么,到底是这位年轻人不愿意找工作,还是找不到工作?是找到的工作不能让他满意,还是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遭遇了什么挫折?至少,我们也该听听儿子的说法。

又比方说,按照新闻里的说法,王先生父子之间已经发生过多次冲突,甚至到了“动手”“动刀”“砸车”的地步。 那么,父子关系何以搞到这么僵的地步?除了“啃老”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两人有没有寻求过相关的解决办法呢?

总而言之,一系列关键信息的缺失,让这则新闻显得格外突兀。 其能够在网络上得到广泛流传的原因,无外乎两点,即负面+标签化。

越是负面的新闻,越是容易得到热传,这是一个令人颇感无奈的网络舆论现象。 而“海归”“啃老”,是该新闻贴在新闻主人公上的身份标签。 这样一来,该人物的个性特点、人生经历反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事实上,这两点而非“海归”身份,更可能是造成这场家庭悲剧的主因。

于是,无论是在标题制作还是在新闻叙事上,某位小编都准确地把握了网友们的思维定势或者说刻板印象,把最具“爆点”的要素展现在了最醒目的位置。如此一来,新闻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但新闻的浅薄化、简单化,或许也是不可避免的。

另一方面,短视频由于其时间短、节奏快的自身特点,也必须有选择地突出重点。 于是,我们只能在视频中看到最火爆的父子冲突场面,而看不到平静的叙事和客观的分析。 在提供给创作者更自由的创作空间的同时,短视频在新闻伦理方面的考量仍显不足。 无论如何,新闻视频都不该沦为制造噱头的工具。

当然,无论是否愿意接受,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仍然会不断冲击和改变当下的新闻传播模式。 比起简单的文字描述,短短几十秒内的父子拳脚相加场面显然来得更为直观形象,也更能震撼人心。 只是,离开了客观、公正、全面,新闻的价值甚至是新闻本身,或许都会遭受严峻的挑战。父子冲突固然能吸引眼球,但这则新闻存在的价值,不该止于此。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