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电影院推出一年之后,我们走向了移动电影院2.0版本,不仅是随时随地观影移动化,电影本身还有很强烈的社交属性,观影社交化,谈恋爱看电影,和家人看电影,和大家看电影,移动电影院的2.0版使得电影院被移动化之后,又实现了社交化。发布至今,移动电影院给我们创造了哪些印象呢?为电影事业解决了什么呢?下面小编带你走进移动电影院的成长过程~!
第一,去年共有1082部的电影最终变成产品,经过国家审查拿到了放映许可证,但其中将近三分之二的电影无缘走进电影院:一块银幕都没有。因为原来的电影院是“一对多”大广播的模式,千人一影一幕,如果一年只做52部电影,有52个周末还好,如果是一千部电影,绝大多数是没有机会跟观众见面,对创意行当有很大的瓶颈。
第二,实体影院的地理覆盖。我们到去年为止还有近80%的人口没有走进电影院。移动电影院的出现,使凡是有互联网和手机的地方就有电影院,从而解决了实体影院覆盖问题,相当于银幕个数被提高一万倍以上。移动电影院变成“一对一”的模式,使得千人一影一幕,变成千人千影千幕。使得所有拿到“龙标”的电影,都有机会上院线,有机会拿到票房。一方面,填补了覆盖面80%左右的人们没有走进电影院的空白,另一方面,填补了超过三分之二的电影没有走进银幕的空白,将电影的排片权从电影院交给了消费者
兼顾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观影需求,实现了用户的“观影社交化”。
并且移动电影院和民族电影战略合作发布中,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促进会影视委员会与移动电影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助力民族电影的传播推广。移动电影院将成为2019-2020年北京国际电影节民族电影展版块的战略合作伙伴。
利用 “电影+互联网”的创新性产品,因为有GPS技术、互联网蜂窝定位技术、IP技术等移动互联网技术,移动电影院可以把合适的电影送到合适的地方,实现“分区放映”,深挖区域票房潜力,创造中国电影市场的新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