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it2022-05-09  36

O:文件的编码格式

1.文件转码问题

Windows中默认的文件格式是GBK(gb2312),而Linux一般都是UTF-8。

那么先说,如何查看吧。这时候强大的vi说,I can do that。(呵呵,说笑了)vi 下文件,然后

 

:set fileencoding

 

 

后面会马上显示出:fileencoding=utf-8  //表示这个文件的编码格式是 utf-8

  例子:(这里我把我的mysql 备份的数据库传到CentOS,发现这个小错误。)

  

[root@CentOS ~]# vi /usr/local/bakcupmysql/netcredit/netcredit1105.sql

 

  vim下显示,  然后查看

 

:set fileencoding //即可显示文件编码格式。

2.文件编码转换 在Vim中直接进行转换文件编码,比如将一个文件转换成utf-8格式

 

:set fileencoding=utf-8

 

注意 = 号直接无空格。

 

 

T:删除(无回收站,删除请考虑哦)

删除文件夹实例: rm -rf /var/log/httpd/access 将会删除/var/log/httpd/access目录以及其下所有文件、文件夹 删除文件使用实例: rm -f /var/log/httpd/access.log 将会强制删除/var/log/httpd/access.log这个文件

 

T:解压文件

因为项目我们一般都打包上传到服务器,然后解压下。这时候到服务器的时侯,我们需要解压了。

unzip filename.zip

它会将目录下的zip,解压在当前的目录。考虑好后,应该把原来的数据打包删除。尝试下吧。

 

F:tomcat的日志问题

这里加下上期说的tomcat。今天考虑到了,日志。日志积累会很大。

要么直接 删除 /usr/local/tomcat/logs要么,假如定期处理删除。

       今日晨曦日若夕,却把冬风儿唤起。我身坐于临窗口,一生安于瓦浆泥。                                                                                     

                                                                                                                                                    ---泥沙砖瓦浆木匠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Alandre/p/340892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