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的基本选购策略,就是以最小的保障成本,换取更大的安全保障。
想理财,就去买真正的理财金融产品,比如基金、股票。想要保障,就去买纯保障型的保险产品。所谓的理财型保险,理赔的时候,赔不了多少钱;分红的时候,收益还没有银行的定期利息高。
保险市场上的大额寿险保单(几十万几百万保费)更侧重于资产保全和财富传承(洗钱)。这类产品通常线下成交,出单量少,保费和代理费都很高。
对于消费型的保险产品,保费更低廉,受众面更广。这类产品可以方便的在网上购买。例如这款 百年人寿的终身重疾险,对1990年出生的男性,50万的保额,终身保障,选择10年交的话,每年只需要交9000元,相当于9万保费获得终身50万的重疾保额。
理财型保险是主要以储蓄或理财功能为主的保险产品。缴纳保费后,保险公司会定期返钱。
所谓的理财型保险,主要包括万能险、分红险和投资连结型保险。
可以用理财型保险实现强制储蓄,但要实现保障功能,那就难了。市面上的理财型保险,最高收益通常不会超过5%(碰到牛市时,股票型理财险的收益可能超过10%),但是需要花费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保费来换取跟纯保障型产品相同的保额。
算起来,你还不如自己买一份100万的消费型意外险,一年保费也就几百元到一千元,然后再把等同于返还型保险保费的钱定存进银行,这不就比返还型意外险的保障高,收益也更高?
重视保障、重视性价比的消费者通常不会选购理财型保险。毕竟保险的意义在于保障,投资升值的办法多了去了。
购买理财型保险基本上就是以下的原因:
本末倒置。在各类代理人的宣传下,颠倒了保险姓保的本质。保险产品的保障功能被忽略,兼顾的理财功能反而被部分消费者所关注。正确的做法是先保障,后理财。先选购消费型保险产品,通过较高的杠杆,用低保费获取高保额。配置了重疾险+意外险+寿险之后,用剩下的钱考虑投资理财。有投资意识和闲钱,不懂投资方式。配置了保障后,继续购买保险产品当做理财。相对于股票的高风险,理财型保险虽然收益较低,但更稳健。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kika/p/1085154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