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磁盘分区后需要“格式化”的原因:这是因为每种操作系统所设置的文件属性、权限并不相同为了存放这些文件所需的数据,因此就需要将分区进行格式化,以成为操作系统能够利用的文件系统格式
(2)linux下的ext2文件系统在格式化的时候,把磁盘分区区分为多个块组,每个块组包括data block、inodetable、Superblock、File system Description、block bitmap、inode bitmap六个区段
在ext2文件系统下创建目录时,至少会分配一个inode和一个block,其中,inode记录该目录的相关权限与属性,并记录分配到的那块block号码;而block则是记录在这个目录下的文件名与该文件名占用的inode号码数据。
在ext2文件系统下创建文件时,会分配一个inode与相对该文件大小的block数量。
挂载点的意义:挂载点一定是目录,该目录为进入该文件系统的入口,文件系统没有挂载则不能使用
查询文件系统的命令:dumpe2fs
(3)文件系统的整体磁盘使用量命令查询:df
评估文件系统的磁盘使用量(常用于评估目录所占容量):du
(4)连接文件
linux下面的连接文件有两种:硬连接和符号连接
硬连接(hard link):就是在某个目录下新建一条文件名连接到某个inode号码,如此相当于一个inode拥有连个文件,打开任何一个文件都能访问inode。
硬连接的好处是安全,任何一个文件删除,另一个还存在,则indoe与block还存在。
硬连接的限制:不能跨文件系统、不能连接到目录。
符号连接相当于windows下的快捷方式
(5)磁盘分区的命令:fdisk 设备名称
进入fdisk后几个重要的命令:d是删除一个分区、n是新增一个分区、p是在屏幕上显示分区表、q是直接离开fdisk、w是保存后再离开fdisk,可以用m命令查询所有命令的使用方法
注意:新建分区后要用命令“partprobe”让内核重找一次分区表。
(6)磁盘分区新建后,接下来就是磁盘的格式化,命令是:mkfs [-t 文件系统格式] 新建的设备文件名
(7)格式化后就是挂载了,接下来文件系统就能用了
挂载前需要确定的几件事:(一)单一文件系统不应该被重复挂载在不同的挂载点(目录)中;(二)单一目录不应该重复挂载多个文件系统;(三)作为挂载点的目录理论上应该都是空目录才是,要不然会把目录下原来的数据隐藏掉,直到文件系统被卸载才再次显示出来。
接下来,就是要用到挂载命令“mount”,虽然mount的内容很复杂,但我们只用简单的部分就好了。
挂载ext2/ext3文件系统直接用:mount 设备文件名 挂载点,就能把设备挂载在目录上了,为什么这么简单,因为linux把支持的文件系统之驱动程序都写在/lib/module/$(uname-r)/kernel/fs目录下了,只要文件系统之驱动程序有放在这个目录下,系统就能自动识别
系统不能识别的文件系统的挂载:mount [-t 文件系统] 设备文件名 挂载点
文件系统的卸载:umount 设备文件名或挂载点
(8)开机挂载,这样我们就不用每次开机都挂载了,开机挂载都写在/etc/fstab文件中,关于开机挂载东西太多,参考P235页。
记得记得,设置完/etc/fstab文件后,一定要用mount -a命令运行一下开机挂载,看看需要的分区有没有已经挂载上去了,这样可以测试/etc/fstab文件的语法正确,如果一旦/etc/fstab语法错误,开机就挂载不了,那么你的系统可能无法顺利开机!!!
挂载其他文件系统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hong-ge/p/6683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