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磁盘管理

it2022-05-05  137

Linux 磁盘管理

Linux磁盘管理好坏关系到整个Linux系统的性能问题。

Linux磁盘管理常用三个命令为df、du和fdisk。

df:列出文件系统的整体磁盘使用量du:检查磁盘空间使用量fdisk:用于磁盘分区

 

df

df命令参数功能:检查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占用情况。可以利用该命令来获取硬盘被占用了多少空间,目前还剩下多少空间等信息。

语法:

df [-ahikHTm] [目录或文件名]

选项与参数:

-a :列出所有的文件系统,包括系统特有的 /proc 等文件系统;-k :以 KBytes 的容量显示各文件系统;-m :以 MBytes 的容量显示各文件系统;-h :以人们较易阅读的 GBytes, MBytes, KBytes 等格式自行显示;-H :以 M=1000K 取代 M=1024K 的进位方式;-T :显示文件系统类型, 连同该 partition 的 filesystem 名称 (例如 ext3) 也列出;-i :不用硬盘容量,而以 inode 的数量来显示

实例1:

[root@bogon ~]# df 文件系统 1K-块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dev/mapper/centos-root 33529860 6094388 27435472 19% / devtmpfs 914676 0 914676 0% /dev tmpfs 931624 0 931624 0% /dev/shm tmpfs 931624 10712 920912 2% /run tmpfs 931624 0 931624 0% /sys/fs/cgroup /dev/sda1 1038336 182664 855672 18% /boot tmpfs 186328 4 186324 1% /run/user/42 tmpfs 186328 36 186292 1% /run/user/1000 tmpfs 186328 0 186328 0% /run/user/0

命令 df 将系统内所有的文件系统列出来!

在 Linux 底下如果 df 没有加任何选项,那么默认会将系统内所有的 (不含特殊内存内的文件系统与 swap) 都以 1 Kbytes 的容量来列出来!

实例2:

[root@bogon ~]# df -h 文件系统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dev/mapper/centos-root 32G 5.9G 27G 19% / devtmpfs 894M 0 894M 0% /dev tmpfs 910M 0 910M 0% /dev/shm tmpfs 910M 11M 900M 2% /run tmpfs 910M 0 910M 0% /sys/fs/cgroup /dev/sda1 1014M 179M 836M 18% /boot tmpfs 182M 4.0K 182M 1% /run/user/42 tmpfs 182M 36K 182M 1% /run/user/1000 tmpfs 182M 0 182M 0% /run/user/0

df -h 将容量结果以易读的容量格式显示出来

实例3:

[root@bogon ~]# df -aT

df -aT 将系统内的所有特殊文件格式及名称都列出来

实例4:

[root@bogon ~]# df -h /etc 文件系统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dev/mapper/centos-root 32G 5.9G 27G 19% /

将 /etc 底下的可用的磁盘容量以易读的容量格式显示


du

Linux du命令也是查看使用空间的,但是与df命令不同的是Linux du命令是对文件和目录磁盘使用的空间的查看,还是和df命令有一些区别的,这里介绍Linux du命令。

语法:

du [-ahskm] 文件或目录名称

选项与参数:

-a :列出所有的文件与目录容量,因为默认仅统计目录底下的文件量而已。-h :以人们较易读的容量格式 (G/M) 显示;-s :列出总量而已,而不列出每个各别的目录占用容量;-S :不包括子目录下的总计,与 -s 有点差别。-k :以 KBytes 列出容量显示;-m :以 MBytes 列出容量显示;

实例1:

列出目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容量 du -h 以人们较易读的容量格式 (G/M) 显示

[root@bogon ~]# du -h4.0K ./.cache/dconf4.0K ./.cache/abrt8.0K ./.cache4.0K ./.dbus/session-bus4.0K ./.dbus0 ./.config/abrt0 ./.config/gconf0 ./.config12K ./.gnupg64K .

直接输入 du 没有加任何选项时,则 du 会分析当前所在目录的文件与目录所占用的硬盘空间。

实例2:

[root@bogon ~]# du -a 4 ./.bash_logout 4 ./.bash_profile 4 ./.bashrc 4 ./.cshrc ... 0 ./.gnupg/pubring.gpg 4 ./.gnupg/trustdb.gpg 12 ./.gnupg 0 ./test1 4 ./test.txt 64 .

du -a 将文件的容量也列出来

实例3:

检查根目录底下每个目录所占用的容量

[root@www ~]# du -sm /*

通配符 * 来代表每个目录。

与 df 不一样的是,du 这个命令其实会直接到文件系统内去搜寻所有的文件数据。


 

fdisk

fdisk 是 Linux 的磁盘分区表操作工具。

语法:

fdisk [-l] 装置名称

选项与参数:

-l :输出后面接的装置所有的分区内容。若仅有 fdisk -l 时, 则系统将会把整个系统内能够搜寻到的装置的分区均列出来。

实例1:

列出所有分区信息

[root@bogon ~]# fdisk -l 磁盘 /dev/sda:37.6 GB, 37580963840 字节,73400320 个扇区 Units = 扇区 of 1 * 512 = 512 bytes 扇区大小(逻辑/物理):512 字节 / 512 字节 I/O 大小(最小/最佳):512 字节 / 512 字节 磁盘标签类型:dos 磁盘标识符:0x000bf1df 设备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 2048 2099199 1048576 83 Linux /dev/sda2 2099200 73400319 35650560 8e Linux LVM 磁盘 /dev/mapper/centos-root:34.4 GB, 34351349760 字节,67092480 个扇区 Units = 扇区 of 1 * 512 = 512 bytes 扇区大小(逻辑/物理):512 字节 / 512 字节 I/O 大小(最小/最佳):512 字节 / 512 字节 磁盘 /dev/mapper/centos-swap:2147 MB, 2147483648 字节,4194304 个扇区 Units = 扇区 of 1 * 512 = 512 bytes 扇区大小(逻辑/物理):512 字节 / 512 字节 I/O 大小(最小/最佳):512 字节 / 512 字节

实例2:

找出你系统中的根目录所在磁盘,并查阅该硬盘内的相关信息

先使用 df / 命令查看根目录所在磁盘

[root@bogon ~]# df / 文件系统 1K-块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dev/mapper/centos-root 33529860 6097520 27432340 19% /

然后使用 fdisk 查阅该硬盘内的相关信息

[root@bogon ~]# fdisk /dev/mapper/centos-root 欢迎使用 fdisk (util-linux 2.23.2)。 更改将停留在内存中,直到您决定将更改写入磁盘。 使用写入命令前请三思。 Device does not contain a recognized partition table 使用磁盘标识符 0xe4fc6b48 创建新的 DOS 磁盘标签。 命令(输入 m 获取帮助): 注意此处输入命令

输入 m 后,就会看到命令介绍

命令操作 a toggle a bootable flag b edit bsd disklabel c toggle the dos compatibility flag d delete a partition <==删除一个partition g create a new empty GPT partition table G create an IRIX (SGI) partition table l list known partition types m print this menu n add a new partition <==新增一个partition o create a new empty DOS partition table p print the partition table <==在屏幕上显示磁盘分割表信息 q quit without saving changes <==不储存离开fdisk程序 s create a new empty Sun disklabel t change a partition's system id u change display/entry units v verify the partition table w write table to disk and exit <==将刚刚的动作写入分割表 x extra functionality (experts only) 命令(输入 m 获取帮助):

离开 fdisk 时按下 q,那么所有的动作都不会生效!相反的, 按下w就是动作生效的意思。

所以不要轻易按w


 

磁盘格式化

磁盘分割完毕后自然就是要进行文件系统的格式化,格式化的命令非常的简单,使用 mkfs(make filesystem) 命令。

语法:

mkfs [-t 文件系统格式] 装置文件名

选项与参数:

-t :可以接文件系统格式,例如 ext3, ext2, vfat 等(系统有支持才会生效)

实例 1:

查看 mkfs 支持的文件格式

[root@bogon ~]# mkfs[tab][tab] mkfs mkfs.ext2 mkfs.fat mkfs.vfat mkfs.btrfs mkfs.ext3 mkfs.minix mkfs.xfs mkfs.cramfs mkfs.ext4 mkfs.msdos

按下两次[tab],会发现 mkfs 支持的文件格式如上所示。

实例2:

例如将分区 /dev/hdc6(可指定你自己的分区) 格式化为 ext3 文件系统:

[root@www ~]# mkfs -t ext3 /dev/hdc6

磁盘检验

fsck(file system check)用来检查和维护不一致的文件系统。

若系统掉电或磁盘发生问题,可利用fsck命令对文件系统进行检查。

语法:

fsck [-t 文件系统] [-ACay] 装置名称

选项与参数:

-t : 给定档案系统的型式,若在 /etc/fstab 中已有定义或 kernel 本身已支援的则不需加上此参数-s : 依序一个一个地执行 fsck 的指令来检查-A : 对/etc/fstab 中所有列出来的 分区(partition)做检查-C : 显示完整的检查进度-d : 打印出 e2fsck 的 debug 结果-p : 同时有 -A 条件时,同时有多个 fsck 的检查一起执行-R : 同时有 -A 条件时,省略 / 不检查-V : 详细显示模式-a : 如果检查有错则自动修复-r : 如果检查有错则由使用者回答是否修复-y : 选项指定检测每个文件是自动输入yes,在不确定那些是不正常的时候,可以执行 # fsck -y 全部检查修复。

实例 1:

查看系统有多少文件系统支持的 fsck 命令:

[root@bogon ~]# fsck[tab][tab] fsck fsck.ext2 fsck.fat fsck.vfat fsck.btrfs fsck.ext3 fsck.minix fsck.xfs fsck.cramfs fsck.ext4 fsck.msdos

同上也是按两下[tab]键查看


磁盘挂载与卸除

Linux 的磁盘挂载使用 mount 命令,卸载使用 umount 命令。

磁盘挂载语法:

mount [-t 文件系统] [-L Label名] [-o 额外选项] [-n] 装置文件名 挂载点

磁盘卸载命令 umount 语法:

umount [-fn] 装置文件名或挂载点

选项与参数:

-f :强制卸除!可用在类似网络文件系统 (NFS) 无法读取到的情况下;-n :不升级 /etc/mtab 情况下卸除。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CYHISTW/p/11061505.html


最新回复(0)